大国之疆 !收到袁世凯电报的时候,肖沐白正在听取四总部汇报对平叛战事所作的准备情况。之后,在对几人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交待后。便赶去前往拜会赵尔丰,有些事他还需得向这位前清的川滇边务大臣请教。

要说此时的国内,对川边以及西藏的局势能够有所深入了解的,这位曾在川边地区任职多年的老人恐怕还要排在前几位。

这个时候的赵尔丰,早已不在是当年那个叱咤疆场,扬名川边的边务大臣了,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。

坐在书房里,老人闭目回想,一幕幕画面从眼前浮现匆匆而过。出身官宦之家,屡试不第,只能靠着捐官进入官场,蹉跎了大半辈子,才有机会能在川边扬威。好不容易安定了边疆,紧接着四川掀起保路运动,然后是全国的起义浪潮。然后,他倾注了全部心血,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大清王朝也走入了末路。几个月下来,老头子就好像经历一场梦幻一般,在这几个月之中他衰老的十分厉害,满头都是银发,脸上也爬满了老年斑,眼睛也看不清楚,手也发抖了,耳朵也有些不好使了。

“老大人,共进党的肖沐白来了!”老仆进来禀报,赵尔丰先是一愣,然后随机释然了

“让他们进来吧!”

对于肖沐白,这位年纪虽轻,但凭借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,已经将整个西南彻底的掌控在手中的人物,赵尔丰谈上不有多亲近,但也不是十分厌恶。赵尔丰虽然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,但是其为人并不迂腐。

“老先生,身体可好!”看到赵尔丰,肖沐白率先开口问好。

赵尔丰叹了口气,神情有些淡漠的道:“亡国之臣,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。”

“呵呵,老先生说笑了,你看这民国初建,气象更新,相信这天下肯定将会比满清时候好多了的。”

“肖子诚,老夫曾在川边大开杀戒,又在成都枪杀请愿百姓,被人冠以‘赵屠夫’的名头,你怎么看?”赵尔丰没有接肖沐白的话头,反而是开口反问道。

对于赵尔丰问话中所讲的,肖沐白也是知道的。“赵屠夫”这个称号,乃是因为其早年在川边平叛时候,行事凌厉,手段狠辣而得到的。之后又因为其在成都枪杀请愿群众,造成惨案,才使得“赵屠夫”的恶名得以传遍天下。

“老先生早前在川边的行事风格,晚辈也是听说过的。只不过晚辈认为那不过是在特定的矛盾尖锐复杂的环境下,一个果断刚毅之人的正常反应。这和曾文正公所得到的‘曾剃头’绰号都是一样的。”肖沐白经过短暂的沉吟过后,开口说道,“至于成都血案,其个中缘由,想必老先生再清楚不过了。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,是非功过,自有后人评说。”

听到肖沐白的话,半响之后,赵尔丰眼角流出几滴浊泪。显然,他是被肖沐白所说的话给触动了。

“但不管别人怎么看,怎么想,老先生能在那种国力衰微的情况下,经营川边藏地区多年,成功的抵抗住英国人的强力渗透,对国家、对民族所做的贡献,其历史功绩,这是不能够抹杀的。”

赵尔丰听出了肖沐白出自真心的言语,心中也是微微起了波澜。自己在那种高寒缺氧的地带,处理棘手的边疆民族事务,一待就是数年,屡次率领军队挫败了英国幕后支持的西藏叛军,并且顺利进入了拉萨。虽然稳定住了藏地局势,可是整个天下局势的变化却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。他想不明白,为什么自己为之效力的大清王朝会在一夕之间倾覆。

此番想明白一行人前来,赵尔丰虽不知其来意,但此时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。虽说他现在几乎足不出户,但是作为长期身处高位的政治人物,虽然此时已经风光不在,但是对于时局他还是颇为关心的。对于西藏发生的变故,他也感觉痛心疾首,却无能为力。

“长久以来,中央政府一直没有在藏地建立自己的行政体系,靠的都是西藏本地的人员在行使各项权利。现在,晚辈欲整顿藏地,不知老先生认为该如何着手?”看到赵尔丰有些空洞的眼神,犹豫半响,肖沐白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此番前来的最终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