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军神 !十月初,天气已经转凉,北方的树木亦是挂上了枯黄之色。风吹过,落叶在半空中盘旋、舞动着。

“踏踏踏!”

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,地面微微发生了震动。

那些本来勉强挂在树梢上,仍舍不得落下的树叶,终究是无奈地飘落下来。

一支头抹黄巾的三千骑兵,在官道上疾驰而行。当先一员大将,手握四米长枪,马背上挂着一张黝黑的大弓,还有两壶箭矢。

这员大将正是陈旭,他故意将营寨让给经县百姓以后,就带领着手下众人向薄落津赶来。

“众军止步!”

陈旭先是大吼一声,让身旁的兵卒拍马向后面传令。等到全军都听到止步的将令以后,最前面的陈旭才勒住了胯下战马的缰绳。

战马嘶吼一声,前面的双蹄人立而起,终究是止住了奔跑的势头。

几千人在路上骑马奔驰,想要停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特别是现在的黄巾军,他们的骑术都还不十分精湛。

若是前面的骑士突然停了下来,后面的骑士一不留神的话,很容易连人带马撞在前面的骑士身上。

所以,骑兵冲锋,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,排着整齐的队形,一骑士个挨着一个,一齐上前冲去。

相反,骑兵冲杀,彼此间相隔的距离都非常远。就像后世的汽车要保持车距,免得被追尾一样,骑兵之间,亦是要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才行。

中国的骑兵发展起于战国时代,到了汉武帝期间,由于北逐匈奴,使得骑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**。

然而,骑兵对于马匹、骑士以及骑兵意志力的要求,却是非常重要。

相同两个骑士,汉武帝时期的中国骑兵,就远远比不上匈奴骑兵。

汉代晃错曾在《言兵事疏》中,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:其一,上下山阪,出入溪涧,中国之马弗与也;其二,险道倾厌,且驰且射,中国之骑弗与也;其三,风雨罢劳,讥渴不困,中国之人弗与也。

第一条‘上下山阪,出入溪涧’,就出了匈奴马匹的强大适应能力;第二条‘险道倾厌,且驰且射’,出了匈奴骑士强大的控马能力;至于第三条,更是指出了匈奴骑士强大的意志力。

前面两条都好理解,至于意志力,很多人却是没办法领会。

其实,骑兵虽然有坐骑代步,但是他们却往往比步卒更加劳累。骑马长途奔袭、打仗,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。

骑士们长期骑马,就容易形成罗圈腿,大腿内侧也很容易被磨破。骑马奔袭颠簸起伏,一天下来,很多人都无法承受住这种折磨。

只有当骑士们骑术精湛,人马合一,能够在马背上吃喝拉撒以后,才会成为真正的精锐骑兵。

后世,把骑兵发挥到**的,正是宋代的几个外族。

辽国起于草原,他们之中的男子,自幼都生活在马背上,所以骑术都十分精湛。

及至后来女真人崛起,建立金国,他们的铁浮图和拐子马,更是所向披靡。

而缺少马匹的宋朝,就成为这个国家肆意欺凌的对象。

到了蒙古人崛起的时候,他们在敌人眼中更是成了恐怖的象征。蒙古人把骑兵战术,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峰,长距离奔袭,迂回包抄等骑兵的优势,都被发挥到了极限。

蒙古人实行百户、千户制,全民皆兵,军官世袭。

他们‘上马则备战斗,下马则屯聚牧养’。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,蒙古人往往通过大规模的围猎来锻炼部队,对于儿童,也从就专门训练他们骑马射箭的能力。

正是这样一个民族,才由一开始的被金国欺压、剥削,到最后的灭金、灭西夏、灭南宋。及至最后,蒙古人向西击败欧洲联军,一直打到了荷兰的鹿特丹。

可以,蒙古人生在马背上,死在马背上。他们的骑士,是真正人马合一,把战马当做自己的身体。

一片落叶随风而至,正巧落在陈旭的头发上。他伸手将落叶拨了下去,在心中暗暗想到:“现在的黄巾军骑兵,还是太缺乏训练了。”

“他们的骑术若是足够精湛,我根本不需要先传令、再停止行军。只需一扬长枪,勒马驻足,身后的骑士就能够快速止步,而不会撞上前面的人。”

“但是,想要达到这种程度,真是任重而道远啊。”